山东省田径运动协会欢迎您
金牌教练员

熊杰

山东师徒撑起男子撑杆跳飞虎队 保持国内领先20年

2013年07月22日14:14  中国体育报

照片为熊杰教练

  本报记者孙肖娜 说到中国男子撑竿跳高,不能不提在中国田坛享有“飞虎队”美誉的山东撑竿跳高队。这支队伍在“魔帅”熊杰的带领下,在这个项目上保持优势20年,从昔日一跃飞天的葛云、许刚、刘飞亮,到如今仍驰骋沙场的杨雁盛、张伟、薛长锐,都是被66岁的熊杰一个个亲手托举起来——

  走进山东省体育局训练中心田径馆,空旷的田径场略显冷清,熊杰坐在场边的椅子上正在悉心指导杨雁盛、张伟做调整训练。同三年前第一次采访熊杰时相比,他随和的笑容中又增添了几许坚定与自信。训练中,他不时提醒队员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告诫他们丝毫不能马虎。他随身背着一个小相机,认真拍下队员的每一次跳跃,然后回放给他们查找不足。熊杰自称与记者是“同行”,是一名勉强合格的“随军摄影师”,“虽然我的相机没你的专业,但我很敬业。”说着,他便回放之前拍的视频给记者看,并问拍得好不好。

  山东秘方多练见效

  撑竿跳高一直是山东田径的重点项目。在伦敦奥运会后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熊杰教练的三位爱徒——杨雁盛、薛长锐、张伟分别跳出了5.7米、5.6米和5.5米,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选手。在今年年初的国际田联德国杜塞尔多夫室内田径赛男子撑竿跳高比赛中,杨雁盛以5.80米的成绩获得亚军,并将自己保持的5.75米全国纪录再次改写。紧接着,在2013年撑竿跳高精英赛巡回赛总决赛上,1991年出生的小将薛长锐锋芒初显,紧步师哥杨雁盛后尘,跳出5.75米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那次比赛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在微博中写道:“在法国时间昨晚举行的一场室内田径赛中,杨雁盛和薛长锐均跳过5.75米的高度,分获前两名。在分别挑战5.85米和5.80米时虽然失败,但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20多年来,山东的男子撑竿跳高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且后备力量充足。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熊杰说:“过去,山东男子撑竿跳高的实力在国内并不算强,上海、广东、八一均超越山东。后来省里开始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从地市体校开始抓起,加上地市的教练基本都是我带过的学生,练得对路,衔接又好,于是才有了现在的厚积薄发。我们并不是一味追求成绩,而是要求大家在技术上精雕细刻,严格按技术要领练好过硬的基本功,绝不能跑偏。这个问题我认为非常重要,基础好,衔接就跟得上,训练就能成系统、上水平。这个项目从运动量上讲,要求也比较高,在一个训练周期,要求不间断训练,运动量上不去,技术就无从发挥。想赢别人,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熊杰表示,他的队员一堂训练课有时要跳几十次,完成上百个技术动作。

  欧洲“取经”苦中有乐

  令熊杰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杨雁盛、薛长锐、张伟都在用实际行动默默证明自己。

  有人曾评价山东男子撑竿跳高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熊杰那时心里憋着一股气,慢慢地,这股气变成了一股劲儿,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总盼着徒弟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突破。在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的建议和帮助下,从2011年开始,熊杰带领队员走出国门,踏上赴法求学之路。

  距法国巴黎500多公里的克莱蒙费朗训练基地是法国撑竿跳高后备人才培训中心,那里云集了以伦敦奥运会冠军拉格勒涅为首的许多知名运动员,熊杰师徒也驻训于此。熊杰了解到,撑竿跳高在法国拥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各地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撑竿跳高专项比赛,甚至专业体育用品装备公司还设计了儿童用竿,大家都把借助工具征服高度当成自己磨炼意志,获取成就感的一种方式。中国选手欠缺的就是从小养成的正确用竿习惯和感觉,还有就是不能充分了解自身的特点,以至于把握插竿时机,下压弯度的火候比较差。再加上原来见世面的机会太少,一到大赛就紧张,训练强度虽然不比别人差,但技术发挥得不到位,着实拖了中国男子撑竿跳高的后腿。

  尽管法国是一个美丽浪漫的国度,但师徒几人的取经之路却充满艰辛。年过花甲的熊杰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身兼数职,每天除了指导运动员训练,还要亲自下厨做饭,“一天做两顿,早上6点起床把米淘好,临走前都放到自己带去的电压力锅里,中午回来就又有饭又有菜了。”渐渐地,他们在生活中摸索出了很多门道。

  更艰苦的是,师徒几人还要自己开车赶往远在各地的赛场,抵达赛地后,休息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进场比赛。由于比赛密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睡一觉接着比下场的情况如同家常便饭。去年春节,当家人都沉浸在浓浓的年意之中时,熊杰和杨雁盛等人却奔波在法国各个小镇的赛场间。

  梅花香自苦寒来。杨雁盛2012年赴法便以5.65米的成绩打破男子撑竿跳高室内全国纪录。今年再去,杨雁盛4场比赛的平均成绩达到5.70米,最好成绩达到5.80米;薛长锐跳出了5.75米;不足19岁的张伟在有伤的情况下也跳出了5.62米,与世界青年纪录仅差6厘米。有谁知道,过去中国运动员出国比赛能跳出5.50米熊杰就要谢天谢地了。

  连续几年的国外训练让熊杰受益匪浅。他了解到,在欧洲,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大多一边训练一边迎接高密度比赛,用比赛检验训练,用训练促进比赛早已是主流模式。而此前国内那种为了比赛而长时间准备,比赛后又长时间调整的做法反而效果不理想。

  熊杰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不断提高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成绩,必须用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改变我们沿袭多年的传统训练模式,在思想认识上来一次飞跃。“撑竿跳高在田径中属于强调技巧的项目,只要沾技术,中国肯定有能力把成绩搞上去。我希望学生们能有一种更要强的劲头,不能只满足在国内获得好名次。中国撑竿跳高既然可以称霸亚洲,也绝对有能力在国际上获得更好的名次!”熊杰坚定地表示。

  杨雁盛:撑竿跳高占据全部

  男子撑竿跳高全国纪录保持者杨雁盛今年25岁,他出生在青岛,身材修长健硕,面容清秀,是中国田坛一个标致的帅哥。

  杨雁盛之前师从赵名强专攻跨栏,2003年被撑竿跳高教练熊杰看中选入山东队。刚开始时,熊杰管得严,为杨雁盛制订的训练量比其他队员多一倍。那时候,队内伙食一般,营养有些跟不上,但一堂课平均要跳七八十次。每天训练一结束,杨雁盛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大半夜不能入睡。说到那段经历,熊杰有些自责,“那时候杨雁盛很辛苦,我心里挺内疚,觉得苦了孩子。”那时,杨雁盛才15岁。

  训练场上杨雁盛总要带一个本子放在旁边,每跳完一次,无论成功与否都要记录,这是熊杰为爱徒定的一个规矩。本子上有时间地点,画满了圈圈叉叉,这种小本子已经换了多少个,杨雁盛自己也记不清了。简单的圈叉,纪录了太多成长路上的付出与汗水。

  在熊杰严师慈父般的调教下,再加上杨雁盛的刻苦努力,他的成绩上升很快。然而,2007年的一次腰部受伤却让杨雁盛错过了北京奥运会。

  那时,杨雁盛每天都要用绳子吊着治疗腰伤,就这样,凭着坚强的毅力,他挺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十一运会,杨雁盛由于发挥失误只获得了男子撑竿跳高铜牌。为此,在日常训练中,他着重加强了心理稳定方面的练习,把每次训练都当做正式比赛,把每一跳都当成对新纪录的挑战。杨雁盛说:“那些打击都是难忘的,就看你如何对待它。我经常告诫自己,绝不背着包袱上赛场,过去的就过去了,前面都是新的高度。”

  的确,包袱如果背得太沉重,又如何飞得更高?现在,杨雁盛在训练观念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技术环节和每一个动作上。训练时,每一次跳完,他都会坐在垫子上沉思一会儿,有时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比划。

  记者还记得初见杨雁盛时,一副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形象让人过目不忘。总以为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熟悉后才知道,他是个很闷的人。“每天训练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反而是练完了闲下来的时间很枯燥。除了上上网,就是自己在宿舍里发呆。”正如杨雁盛的微信签名——运动是我生命,而撑竿跳高在他的生命中占了全部。

  杨雁盛:过杆瞬间就像飞

  记者:比赛时,在空中跃起是什么感觉?

  杨雁盛:过杆瞬间的感觉很美妙,像飞一样。不过,美妙的感觉很短暂,之后会落到垫子上,于是美的感觉就结束了。

  记者:训练枯燥吗?

  杨雁盛:不枯燥。训练时,感觉每天过得很快。

  记者:你觉得什么是枯燥?

  杨雁盛:训练结束后挺无聊、挺枯燥的。不训练时,自己待着,偶尔看看书。有时没事就胡思乱想,做梦,想一些不可能的事。

  记者:想过站在奥运会领奖台吗?

  杨雁盛:没想过。我会想比较现实的,比较接近的。每次比赛前,我会在训练后一个人安静时,想想该怎么比赛。按照现在的自身条件,我不会去想奥运会。

  记者:你认为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吗?

  杨雁盛:挺闷、挺无聊的。除了训练就在宿舍里待着。

  记者:教练喜欢你这种性格吗?

  杨雁盛:他说我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记者:你觉得国外的训练与中国训练有什么不同?

  杨雁盛:在外边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才会提高自己。

  记者:你喜欢在法国的训练生活吗?

  杨雁盛: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在那边同样是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训练之外也很无聊,只是换了一个环境而已。

  记者:当时过年不能回家,想家吗?

  杨雁盛:想,但这么多年也都习惯了,还是用成绩回报家人吧。

  薛长锐:一巴掌打醒梦中人

  今年初在法国举行的2013年撑竿跳高精英赛巡回赛总决赛中,薛长锐紧随师哥杨雁盛的步伐,同样跃过5.75米。这一成绩达到莫斯科田径世锦赛参赛A标,他也成为杨雁盛之后,中国田径场内项目第二个达到莫斯科世锦赛A标的选手。

  前不久,在第14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这位1991年出生的小将击败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韩国选手,以5.60米的成绩夺冠。从4.4米跳到5.75米,薛长锐只用了不到4年。

  薛长锐是济南人,上小学时惊人的运动天赋便已显现,读二年级时,他在校运会中打破60米跑校纪录。当他小学毕业时,教练不想埋没这个运动天才,推荐他到济南市体校练习跳远,他的成绩在各类运动会中非常突出。

  然而,命运弄人,薛长瑞在一次三级跳远比赛上腰椎间盘出现问题,从初中二年级起告别跳远,转练撑竿跳高。“算是因祸得福吧,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受伤改练撑竿跳高,可能现在也就出不来了。转练撑竿跳高后,我发现这个项目更适合自己,虽然我身体看起来有点儿薄弱,而且很多人都质疑我这么干瘦是练撑竿跳高的料吗?其实,我属于技术型选手。”薛长锐打趣地说道。

  薛长锐2007年正式进入山东省体工队,由于教练葛云和师哥刘飞亮当时忙着备战北京奥运会,所以前两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他开始“上道”是在2008年底,“记得那年冬天,师哥刘飞亮比完奥运会回来后,开始认真地带我。他让我搬到他的宿舍住,游戏、上网全部戒掉,那段时间,他不让我做与训练无关的事情,每天就是很规律地训练。师哥是我的偶像,我那时谁的话都不听,但他说的,我心服口服。”经过这一个月的突击,2009年第一场全国室内锦标赛,薛长锐的成绩从之前的4.4米上升到5.0米。从那儿以后,薛长锐觉得要为以后好好打算一下了。

  又过了两个月,薛长锐在江苏昆山室外比赛中又把成绩提高了25厘米。到2010年初,他已经能跳过5.4米。之后,他的成绩每年都保持10到15厘米的稳定提升。

  由于成绩提升很快,骄傲和浮躁开始影响这位小将,“今年很有感触,在济南举行的田径大奖赛上我跳了5.3米,紧接着去上海集训了一周,参加北京国际田联挑战赛。在那场比赛中,我体会了浮躁和骄傲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赛结果一塌糊涂。没过多久,在江苏的比赛中成绩同样很糟。当时我坐在垫子上难受得哭了,当时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我们主任杨谦狠狠给了我一巴掌,这一巴掌打醒了我。”

  从那时起,薛长锐学会了调整心态,“浮躁是会‘害’人的,跳之前太想赢,急于过杆,最重要的技术要领都忘了,这是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忌讳的。”薛长锐说。

  张伟:大器早成尚待磨砺

  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进行的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山东小将张伟发挥稳定,以5.35米的成绩夺得男子撑竿跳高金牌。

  今年19岁的张伟可谓田径赛场上的老手,他曾参加2010年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当时年仅16岁的张伟一举夺得男子撑竿跳高的冠军。与他竞争的是同门师哥吴凯歌。

  当横杆升到4.35米时,多名选手冲击这一高度均告失败,一直坐在场边的师兄弟才进入到比赛中。当他们第一次试跳相继跃过这个高度后,两人的激烈竞争随即展开,他俩都是以每次10厘米提升高度,最后师兄吴凯歌冲击4.75米失败,而张伟试跳成功后锁定了冠军。凭借在省运会上的出众表现,张伟随后被招入山东队,师从熊杰。

  张伟目前身高已接近2米,但只有身高还远远不够,据他的启蒙教练赵名强介绍,张伟不但身材高,而且非常灵活,力量也很足,这对一名撑竿跳高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作为一名跳跃项目运动员,张伟还有着出色的速度和爆发力,他的百米速度居然达到了10.69秒。”2008年,赵名强在一次运动会上,一眼就相中了还在读初中一年级的张伟,把他带到青岛体校进行系统的撑竿跳高训练,结果他在这方面很快就显示出了天赋,“练了一阵子,我们都管他叫‘老神仙’,意思是这个孩子在这方面太神了,很有天赋。”赵名强说。

  张伟优秀的身体素质得益于父母的遗传,他的父亲年轻时从事跨栏,母亲是“三铁”运动员,而张伟在很小时就是块练体育的宝。上小学时,他在青岛市体校练过短跑、跨栏、十项全能等项目,从小就十分爱动。

  青岛是中国男子撑竿跳高发展最好的地区,从葛云到刘飞亮,再到现在的全国纪录保持者杨雁盛,全部是青岛人。青岛选手在城运会和全运会男子撑竿跳高项目上称雄多年,而熊杰教练本人也是青岛人。据说当熊杰的学生赵名强把张伟带去给熊杰看后,熊杰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觉。

  经过两年多调教,张伟的成绩已有飞跃。在去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淄博站比赛中,他在师哥杨雁盛没参赛的情况下,以5.50米一举夺魁。之后,他又在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上登顶,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实力。

上一篇:
下一篇: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